就是华夏文明的“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广百宋斋
2023-08-04 16:33
我又解决了华夏文明观象授时绝技的又一组万古奥妙。如前所论,华夏文明/人类文明正式起源的历元,公元前16317年4月15日,阴历十一月初一,今天伊朗的卢特沙漠,北纬30°,当天太阳位于南天子午线上时交冬至。这一天,就是华夏文明的“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”。华夏文明最初用于观象授时的黄道坐标,不是十二次,不是二十八宿,而是六十四卦天区。但我先前没想到,六十甲子,不但用于纪日,而且本身就是黄道坐标,每一个干支日相当于黄经1°,六个甲子360个干支日就是黄经360°。因此,华夏历元公元前16317年4月15日冬至开始的周天360°,可以用360个甲子日表达。由于公元前16317年4月15日当天太阳位于南天子午线上时交冬至,因此当天黄道周天六十甲子坐标,冬至黄经线正好位于“甲子”和“乙丑”的分界线。按照这样的划分方法,恒星角宿一,也就是公元前16163年二十八宿正式创设时角宿的起点,正好位于“丁未”。而牛宿的起点、恒星牛宿一,正好位于“丁亥”。牛宿一和角宿一几乎相差100°,或者叫作“100刻”。特别有趣的,冬至交节时刻,木星正好位于后来“十二次”“娵訾”和“降娄”的分界线上。这个分界线对应的是“壬寅”日。如果用颛顼时代之前的“黄道十二宫”来呈现,这时的木星正好位于“双鱼座/宫”的中段,也就是“娵訾”的中段。这时的牛宿一,当然就位于“摩羯宫/星纪”的起点。无论如何,只要以木星对应的“壬寅”为坐标原点,总是可以将黄道天区划分为十二等份天区,每个天区占据黄经30°。这样的划分是有道理的,这是为了标记木星的周年视运动位置,因为木星大约每12年回到相同的天区。如果以“十二次”的划分来标记,与当年木星对应的“壬寅”日前后分别相差黄经30°的刻度,都是“壬申”。这样,黄道天区就被划分为从“壬申”到“壬申”的六大等分天区。我认为,这就是所谓“大六壬”的根源。而且我认为,参宿大神圣书体名号的一种写法,上“眼”下“乘”,固然是“眼圣”,但还是“壬申”、“殷商”!如果用“十二次”来标记,当年木星位于“娵訾”的末度;如果用“黄道十二宫”来标记,木星位于“娵訾”的中段。“娵訾”,是一个奇怪的词,我一直没弄明白这个奇怪的词语究竟如何起源。现在,我想明白了——百分之百准确——娵訾,就是希腊神话中的尊神“宙斯”(Zeus),而在罗马神话中,就是 Jupiter !《夏小正》这篇古老的文献,一直让我备感困扰。但由于弄清楚了“娵訾”就是“宙斯”,就是“木星”,我感觉看到了正确打开《夏小正》的曙光。其文曰:“正月,鞠则见,初昏参中,斗柄县在下”。又云:“鞠者,何也?星名也。鞠则见者,岁再见尔。”我终于明白了,“鞠则”,“鞠(者)”,就是“娵訾”,木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