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快讯 > 正文

全球今热点:鳜鱼新玩法!河蟹池塘混养,养殖利润翻倍!

2023-06-13 15:37:55 个人图书馆-无心堂主人

_赵福生

近年来,为了规避单一河蟹养殖风险、提高池塘利用率、增加养殖经济效益,笔者在蟹池中混养鳜鱼,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增长。现将主要措施总结如下,供养殖户参考。

一、材料与方法


(资料图片)

1.池塘条件 要求靠近水源、方便取水,水域无污染,水质符合渔业相关用水标准。单个池塘面积以10~20亩为宜,最好集中在一起,方便管理。

2.配套设施 建有独立的进出水口,并设有防逃、过滤装置,防止外来生物进入和养殖生物逃逸。整个养殖区保证持续供电、交通便捷,所有池塘配备增氧设施。

3. 清塘消毒 在养殖周期结束后,抽干池水,有条件的尽量对池底进行清淤,池底曝晒15天以上。选用生石灰进行消毒,将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。

4.水草栽种 水草不仅是河蟹蜕壳不可缺少的隐蔽场所,还可以净化水质。水花生要沿池边移栽,可以起到防风浪的作用。一般还需栽种伊乐藻、轮叶黑藻等水草。

5.苗种放养 一般在4月投放扣蟹,放苗前水位控制在80厘米,扣蟹放养密度为2 000只/亩。在投放扣蟹的同时,可放养10尾/亩左右的鲢、鳙等滤食性鱼种,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。5月投放鳜鱼苗,放养规格为5~6厘米/尾,亩放养量为20~40尾,禁止放养大规格的鳜鱼苗,否则会影响河蟹的成活率。

6.饲料投喂 选择规模大、质量稳定、售后服务好的大企业生产的河蟹专用饲料,根据河蟹生长的不同阶段,投喂适宜粒径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。饲料投喂量一定要满足河蟹的需求,否则会出现水浑、蟹夹草、上草等现象。河蟹可能会因饲料投喂不足出现残杀,造成损伤。同时,饲料投喂不能过量,过量投喂不仅导致成本上升,还易引发水质问题。一般在7月以前以投喂饲料为主,从7月开始逐渐转为以投喂冰鲜鱼为主。投喂量以观察料台为准,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。

7.水质调控 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,因此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十分关注池塘水质状况,定期检测氨氮、亚硝酸盐、溶氧等指标。尤其是 6-9 月,天气炎热,需保持每 10~15天1次的频率进行调水、改底。池塘增氧设施需配备完善,全天不断电,确保池塘溶氧。

8.日常管理 扣蟹到成蟹需要进行5次蜕壳,每次蜕壳都会消耗大量体能,如能量不足会导致蜕壳不遂、蜕壳伤亡。故而每次在河蟹大量蜕壳前补充营养,改善河蟹体质。蜕壳后河蟹需要大量的钙,这时候就需要人为进行补钙,以满足河蟹硬壳需求。日常要经常巡塘,查看水草、水质、河蟹体质状况,做到早发现、早预防。尤其是遇到连续阴雨天或者暴雨等天气,要及时做好应对。

二、效益分析

2022年16亩塘养殖成本共计106 880元,其中塘租8 000元,饲料和动保成本共计32 000元,苗种、用电、冰鲜鱼、螺蛳等投入成本 66 880 元。

试验共收获河蟹 2 880 千克,市场价格 66 元/千克,收益190 080元;鳜鱼总收益为16 880元。总利润为100 080元,亩均利润为6 255元。

三、小结

成蟹主要在春节前后进行捕捞上市,此时市场河蟹相对存量较少,价格也较高,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,加上鳜鱼带来的增值效益,收益可观。河蟹与鳜鱼混养模式,主要以河蟹养殖为主,套养少量鳜鱼。鳜鱼可捕食蟹塘内小杂鱼,避免其与河蟹争饵料、争溶氧,有利于河蟹生长,还增加了鳜鱼的产值,进而增加整体的养殖综合效益。